整流所的保護接地系統將有泄漏電流存在。
直流回路的專用接地線有可能帶高電位。
靜電接地系統(除兼有引流作用的金屬設備本體外)與雷電引流線不相連接,是保證引流線完整性的措施。
3.6.4 保護接地系統能充分滿足靜電接地的要求。
靜電接地干線和接地體可根據實際情況和經驗選用。
4 具體規定
4.1 固定設施
4.1.1~4.1.6 與地絕緣的金屬,如固定塑料法蘭的金屬螺栓、油面上的金屬浮體等要特別注意接地連接?捎缅冧\薄鋼板大墊圈、鍍鋅鋼絲和可撓多股金屬線等相互連接并引出接地。
板框過濾器、油品過濾器、結片機等是易產生靜電的設備,要注意接地。
固定設備接地端子的位置見圖4所示;具有振動部件的設備接地方法見圖5所示。
圖4 固定設備接地端子位置
圖5 振動設備接地方案
4.2 儲罐
4.2.1 儲罐內的各金屬構件,尤其是金屬浮體如果接地不良,容易形成孤立導體。當帶有靜電荷的油品注入儲罐時,它將收集聚電荷,對地形成電位,在一定的條件下,極易發生火花放電而導致危害。
4.2.2 金屬取樣器及檢尺工具必須可靠接地,也是為了防止形成孤立導體。操作平臺上設置的接地端子應避開氣體排放口。使用導電性繩索的取樣器的接地方式見圖6所示。在取樣器端也可使用焊接。
圖6 使用導電性繩索的采樣器的接地示意
如果能采用具有防靜電性能的材料制成的工具是最方便的。
4.2.3 為防止靜電感應而帶靜電,浮頂儲罐的浮頂應與儲罐本體(外壁)之間進行跨接。一般是采用25mm2的銅芯軟絞線,沿斜梯敷設至罐壁。防風雨密封的儲罐壁一側的端頭應使用導電性橡膠材料制造。浮頂的一側尚應用10mm2的銅絞線每隔3m跨接一次。做法請參見圖7及圖8。
圖7 浮頂與儲罐本體跨接
圖8 防風雨密封與儲罐側壁的跨接
4.2.4 輕質油品其電阻率一般在1011Ω·m以上屬靜電非導體。帶電體上電荷的消散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(稱為免散時間),因此當罐壁使用防7腐涂料時,只要涂料的電阻率小于被儲介質的電阻率就不會妨礙電荷的逸散。推薦值按《液體石油產品靜電安全規程》GB13348-92的規程。
4.2.5 人體帶電所造成的危害已屢見不鮮。上罐前采用人體觸摸接地的方式進行人體放電是必須的。上罐入口端的接地體可另設金屬棒,橫裝在入口處,擋住人員登罐,必須推開金屬棒完成放電后才可上罐,其安裝較為麻煩。另一種方式是可利用一段扶梯(約1m長),不涂防腐涂料,供人體放電用。金屬棒的安裝示意見圖9。
圖9 用接地棒消除靜電
4.3 管道系統
4.3.1~4.3.2 廠內管線進入工藝裝置或建筑物按防雷設計要求均有接地,已滿足靜電接地要求。廠內管線帶的靜電接地一般要單獨設計,要引起重視以免漏項。管線接地點大致在三個地方要注意:1.接入泵過濾器、緩和器等設備處是靜電量的變化所在,也是接地方便處;2.管線的分岔處一般考慮為接地點;3.平行的管線直管段一般80~100m的間隔處支架上設有管線支座,也是方便的接地點。
4.3.4 當有蒸氣伴管時,與其工藝管道的連接可參見圖10。
圖10 蒸氣伴管與工藝管道連接示意
4.3.5 常規的作法,參見圖11。
圖11 風管、保溫層罩連接
4.3.6~4.3.7 強調非導體管段上的金屬件必須接地,尤其中間的金屬接頭不要遺忘,以防造成靜電積聚。對軟管上金屬金具的接地參見圖12。
圖12 軟管連接金具的接地
4.3.8 直埋地下管線與土壤接觸足以達到靜電接地電阻值的要求。
4.4 鐵路棧臺與罐車
4.4.1~4.4.2 在爆炸危險區域及附近的所有金屬管道、設備、構筑物、鐵路鋼軌等進行等電位連接并接地是防止靜電危害的基本方法之一,鐵路鋼軌在區域內部也應與接地網相連。而為防止外部雜散電流引入,鐵軌在區域內外部交接處應進行絕緣隔離。
軌端的跨接為通常的做法參見圖13。
圖13 軌端跨接示意圖
軌道接地示意圖參見圖14。
圖14 鋼軌接地示意圖。
4.4.3 為方便作業,每一鶴位設一端子,并設置帶有專用夾的接地線。用于與罐車相連,接地端子宜使用專用線接入接地網。一般的接法如圖15。
圖15 火車槽車接地示意
另有些資料或工程上要求罐車的接地應有明確指示,如信號燈、儀器儀表指示,還有的提出要與輸液泵的操作進行程序聯鎖。由于目前可實現的工程經驗不足,可依據各自的條件決定。
4.5 汽車站臺與罐車
4.5.1~4.5.4 汽車罐車與火車罐車基本狀況和操作要求是一致的。對于汽車罐車可能要更多的注意軟管注送問題。本規范推薦使用防靜電軟管,對于使用嵌有金屬物的軟管應慎重,在使用中注意其電阻變化,兩端及中間的金屬連接件、鑲嵌的金屬件相互連接并接地,確保其導電性連接,保證管路的電阻在106Ω以下。
4.6 碼頭
4.6.5 碼頭主要問題是防止雜散電流燃弧造成爆炸性氣體的引燃。
絕緣法蘭的使用可參見圖16。
圖16 絕緣法蘭使用示意
4.7 粉體加工與儲運設備
4.7.1~4.7.6 生產粉體物質的設備中,絕緣的導本容易帶電。如粉體物質通過一段絕緣的金屬管道或風道時,管道或風道可能帶電到高電位,并且能夠對地產生高能量的電火花。懸浮的或成堆的帶電粉體物質,可通過感應或接觸,使其周圍的絕緣導體帶電。如將粉體物質注入非接地的金屬容器時,可能使容器產生火花放電。因此,裝置的全部導體部件必須接地。
在粉體物質生產系統中,存在著火危險時,除了采取必要的防靜電措施外,還要避免周圍存在點火能量很小的混合物。這樣采用的安全措施有:在粉體注入與排出時,以適當的低速度進行;防止出現較大的粉塵云,限制處理規模、盡量減小可燃氣體濃度。有條件時,使筒倉充惰性氣體。
4.8 氣體與蒸汽的噴出設備
4.8.1~4.8.3 純氣體或氣體混合物(如空氣)的運行,通常產生的靜電很少。氣體中混有的懸浮液;蚬腆w微粒,高速噴離噴嘴時帶上靜電,可能使其附近的絕緣導體帶電。
對于含有顆粒物質的任何壓縮氣體的逸散或釋放(如帶水的壓縮空氣的噴射等),都存在引起可燃性氣體蒸汽著火的危險,因此在爆炸危險場所,要極力防止它們噴出。
4.10 人體靜電接地
4.10.1~4.10.2 人體活動、接觸帶電粒子或感應都能使人體帶電。影響人體帶電的因素有:一是人體本身的因素,也就是人體本身的電容值與電阻值,人體電容值大約在100~1000pF之間,一般在100~150pF的范圍內變化,而人體的電阻值則變化較大。103~106Ω相差幾個數量級,人體的充電電流一般在10-9A的數量級。二是服裝、鞋帽等接觸物因素。三是地板、地毯、墻壁、溫濕度環境因素等。
人體帶電易產生靜電危害的場所,通常作法見圖17。
圖17 人體靜電接地環境示意
在有低壓動力電源的場所,為了防止人體觸電,要控制可能通過人體的電流。一般通過人體的電流要小于5mA。因此,防靜電材料阻值不是越低越好。
附錄A 靜電接地的檢測方法
A.0.2 常用的普通萬用表有DT830數字萬用表。
常用的ZC系列接地搖表有ZC-29型接地電阻測試儀。
當電阻大于1MΩ時,可用JDC-2型絕緣電阻測試儀。